腺样体肥大的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打鼾、听力下降、张口呼吸以及腺样体面容等。治疗方法通常有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需根据病情程度选择合适方案。
1、鼻塞
腺样体肥大会阻塞后鼻孔,导致持续性或交替性鼻塞,尤其在平躺时加重。患者常因呼吸不畅而被迫用口呼吸,可能伴随鼻腔分泌物增多。
2、打鼾
肥大的腺样体使上气道狭窄,睡眠时气流通过受阻引发鼾声,严重者可出现睡眠呼吸暂停,表现为夜间频繁觉醒或呼吸停顿。
3、听力下降
腺样体压迫咽鼓管咽口,影响中耳通气功能,导致传导性耳聋或反复中耳炎,表现为耳闷、耳鸣或听力减退。
4、张口呼吸
长期鼻塞迫使患者通过口腔呼吸,可能引起咽喉干燥、口腔异味,并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
5、腺样体面容
儿童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导致颌面骨发育异常,表现为上唇短厚、下颌后缩、牙齿排列不齐等特征性面容。
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程度选择:
1、日常护理
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调整睡姿为侧卧位;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黏膜水肿,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过敏症状,合并感染时需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3、物理治疗
采用鼻腔负压置换术促进分泌物排出,或通过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改善通气功能。
4、手术治疗
对于伴有睡眠呼吸暂停、反复鼻窦炎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腺样体切除术,目前多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减少术中出血。
5、中医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辛夷、苍耳子等中药熏鼻,或针灸迎香、印堂等穴位辅助通窍。
若患儿出现夜间憋醒、注意力不集中或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鼻咽镜评估腺样体缩小情况,避免盲目使用血管收缩剂滴鼻。术后应保持口腔清洁,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或感染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