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预防并发症以及疫苗接种等方式处理。患者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
1、抗生素治疗
流感嗜血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临床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曲松钠注射剂、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若出现耐药情况,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治疗周期通常为7-14天,重症患者需延长疗程。
2、对症治疗
针对发热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咳嗽症状明显时,可选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镇咳。出现支气管痉挛时,沙丁胺醇气雾剂可缓解气道痉挛症状。
3、支持治疗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每日保证2000-2500ml水分摄入。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鸡蛋羹、鱼肉粥等易消化食物。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定时开窗通风。
4、预防并发症
密切监测是否并发肺炎,可通过胸部X线检查评估。脑膜炎患者需进行腰椎穿刺检查,必要时给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中耳炎患者需联合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
5、疫苗接种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建议2月龄至5岁儿童按计划接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脾切除患者,可加强接种一剂多糖疫苗。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障碍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感染科或呼吸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细菌耐药。日常需加强手卫生,咳嗽时注意遮挡口鼻,婴幼儿患者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