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溶血性黄疸会对身体有影响吗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而引起的疾病,可能对身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常见的影响包括贫血、胆红素脑病、肝脾肿大、其他并发症以及长期后遗症等。

1、贫血

溶血过程中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组织缺氧,影响器官功能。

2、胆红素脑病

未结合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当其水平过高时会穿透血脑屏障,沉积在脑组织中。新生儿可能出现嗜睡、肌张力低下、抽搐甚至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如听力障碍或脑性瘫痪。

3、肝脾肿大

脾脏作为清除受损红细胞的主要器官,在持续溶血情况下会代偿性增大。肝脏因需要处理过量胆红素可能出现功能异常,表现为肝区压痛、转氨酶升高等。

4、其他并发症

长期溶血可能导致胆汁淤积性黄疸,出现皮肤瘙痒和粪便颜色变浅。部分患者可能并发肾功能损害,表现为少尿、水肿,严重时可能发展为急性肾衰竭。

5、长期后遗症

未及时治疗的慢性溶血可能造成生长发育迟缓、骨骼异常(如颅骨增厚),成人患者可能出现胆结石或慢性肝病,新生儿可能遗留认知功能障碍。

该病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方案。新生儿可能需蓝光照射促进胆红素代谢,严重贫血者需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出现皮肤黄染、茶色尿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尤其是新生儿需在24小时内评估黄疸程度,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损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