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什么病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常见于夏秋季,儿童和青少年易感。该病具有季节性流行特征,严重时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1、病原体

乙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56℃加热30分钟或常用消毒剂均可灭活。感染后病毒主要侵犯脑实质,引起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炎症反应。

2、传播途径

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病毒在蚊虫与猪、鸟类等动物宿主间形成自然循环。人类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后,病毒经血液循环突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流行季节与蚊虫密度高峰密切相关,7-9月为发病高峰期。

3、症状和危害

潜伏期通常为4-21天,典型表现为持续高热、剧烈头痛、意识障碍、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重症患者可出现抽搐、呼吸衰竭、脑疝等并发症,部分幸存者会遗留认知障碍、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病死率约为5-30%,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可达30-50%。

该病预防关键在于防蚊灭蚊,接种乙脑疫苗可有效建立免疫屏障。流行区居民应做好居所防蚊措施,出现高热伴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乙脑疫苗纳入常规免疫规划,我国实施疫苗接种后发病率显著下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