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皮肤干燥增厚、剧烈瘙痒、色素异常改变、苔藓样变以及反复发作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或同时出现,具体表现因人而异。
1、皮肤干燥增厚
由于长期炎症刺激,表皮角质层异常增厚可达2-3毫米,皮肤纹理加深呈网格状。这种增厚多发生在肘窝、腘窝等皮肤皱褶处,表面常伴有白色糠秕状脱屑,触摸时有皮革样硬韧感。
2、剧烈瘙痒
约90%患者存在持续性瘙痒,夜间加重明显。瘙痒程度常与焦虑、压力等精神因素相关,过度搔抓会导致表皮剥脱,形成线状抓痕和血痂,部分患者指甲因长期搔抓出现甲板增厚。
3、色素异常改变
慢性炎症导致黑色素细胞功能紊乱,在亚急性期可见色素沉着斑块呈棕褐色,进入慢性期后可能转为色素减退斑。这些色斑边界不清,常见于小腿胫前、手背等暴露部位。
4、苔藓样变
持续搔抓使表皮呈现苔藓样改变,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的鹅卵石样外观。这种病变常见于颈后、手腕等易摩擦部位,皮肤弹性显著降低,可能出现皲裂伴渗液。
5、反复发作
接触洗涤剂、季节变化等诱因可导致皮损反复出现。每次发作时原有皮损区域会出现新发红斑、丘疹,夜间瘙痒加剧影响睡眠质量,形成恶性循环。
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湿润,建议每日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剂2-3次,避免热水烫洗和搔抓。若出现渗液、化脓等继发感染征象,应及时到皮肤科进行细菌培养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