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慢性疾病或地中海贫血等病理性原因有关。长期挑食、妊娠期女性等可能出现生理性血红蛋白偏低,但需警惕病理性因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挑食可能导致铁、叶酸等造血原料摄入不足,妊娠期女性因血容量增加会出现生理性稀释性贫血。此类情况通常调整饮食结构后能逐渐改善,建议多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2、缺铁性贫血
这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约占所有贫血病例的50%。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月经过多女性易发生,因铁元素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可通过血清铁蛋白检测确诊,一般需遵医嘱使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片、葡萄糖酸亚铁胶囊等铁剂治疗。
3、失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常见于创伤、手术等情况,慢性失血多由消化道溃疡、痔疮反复出血导致。治疗需先止血,术后可配合生血宝合剂、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等药物促进造血。对于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60g/L)可能需要输注红细胞悬液。
4、慢性疾病
慢性肾病会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会影响铁代谢。此类贫血需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配合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治疗。
若发现血红蛋白浓度持续低于正常值(男性小于120g/L,女性小于110g/L),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注意避免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同时要排查潜在的肿瘤性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