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为何脱落

黄琳玲 妇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是女性生理周期的正常现象,主要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这一过程是子宫内膜为适应可能的妊娠所做的周期性准备,未受孕时便会自然脱落形成月经。

1、激素水平变化

月经周期受雌激素和孕激素调控。排卵后若未受孕,黄体逐渐萎缩,导致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这种激素撤退会引发子宫内膜失去营养支持,尤其是使螺旋动脉收缩,导致内膜功能层缺血坏死。

2、子宫内膜周期性增生

在卵泡期,雌激素促使内膜基底层细胞增殖,形成富含血管和腺体的功能层。分泌期孕激素使内膜转化为适合胚胎着床的状态。当激素水平下降,增厚至5-6毫米的功能层因失去激素维持而崩解。

3、前列腺素释放

子宫内膜细胞释放的前列腺素F2α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这种节律性宫缩既能帮助排出脱落的内膜组织,又能压迫血管减少出血,每次月经总失血量通常为20-60毫升。

月经期间建议使用透气卫生用品并定时更换,避免盆浴和剧烈运动。若出现经量超过80毫升、经期超过7天或剧烈痛经,需警惕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理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和激素水平检测。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正常月经周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