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治疗仪主要适用于肌肉骨骼炎症、软组织损伤及部分术后恢复等情况,禁忌人群包括急性出血期、恶性肿瘤患者等。其治疗作用基于微波的热效应,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吸收,但不当使用可能引发烫伤或加重病情。
微波治疗仪的适应症涵盖五类常见情况。第一类为慢性炎症性疾病,如肩周炎、关节炎和盆腔炎,微波产生的热效应可改善局部微循环。第二类适用于软组织挫伤和肌肉劳损,通过加速代谢缓解肿胀。第三类用于术后切口愈合期,可促进纤维组织修复。第四类针对疼痛管理,对神经痛、腰肌劳损有缓解作用。第五类可辅助治疗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慢性疾病,需配合药物使用。
禁忌证主要涉及七种风险人群。急性外伤出血期使用可能加重毛细血管扩张,心脏起搏器佩戴者存在设备干扰风险。恶性肿瘤局部照射可能促进癌细胞扩散,需严格禁止。孕妇下腹部治疗存在致畸可能,开放性伤口可能因温度升高加重感染。癫痫患者存在诱发发作风险,皮肤感觉障碍者容易发生烫伤。此外,结核活动期、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也属禁忌范围。
使用前需由康复医师评估皮肤完整性、感知觉状态和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严格掌握照射距离(通常保持5-10cm)和时间参数(单次不超过20分钟)。疗程安排应间隔48小时以上,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出现红斑或灼痛需立即中止。建议在医疗机构规范操作,家庭自用型设备需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定期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