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DIC是什么意思

杨凌志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发的凝血功能障碍综合征,其本质是凝血系统过度激活导致微血管内广泛血栓形成,继而引发凝血因子消耗、继发性纤溶亢进和多器官功能损伤。该病症并非独立疾病,而是继发于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的病理过程。

DIC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组织因子释放、血管内皮损伤以及血小板活化三个环节。当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或恶性肿瘤侵袭时,受损细胞会释放大量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同时,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进一步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这两种途径的共同作用使得凝血酶大量生成,导致纤维蛋白在微血管内异常沉积形成广泛微血栓,同时消耗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造成凝血功能障碍。随着病程进展,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会加剧出血倾向,出现皮肤瘀斑、黏膜出血、器官出血等临床表现。

对于疑似DIC的患者,建议立即前往三级医院血液科或重症医学科就诊。诊断需结合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检测等实验室指标,以及原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核心在于积极控制原发疾病,同时根据凝血功能监测结果进行成分输血治疗,如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需严格把握适应症。需要注意的是,DIC患者的治疗方案必须由血液专科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制定,禁止自行使用止血或抗凝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