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通常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以及昏迷等不同程度的症状,具体表现与脑功能受损程度有关。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嗜睡
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声音、疼痛等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或执行简单指令,但刺激停止后很快再次入睡。这种状态常见于脑炎、脑外伤或代谢紊乱等疾病的早期阶段。
2、意识模糊
患者对外界环境感知能力下降,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定向力障碍(如分不清时间或地点)。可能出现错觉或幻觉,回答问题不切题,常见于中毒、低血糖或颅内感染等情况。
3、昏睡
患者处于深度睡眠状态,需强烈刺激(如用力摇晃、针刺)才能唤醒,醒后反应迟钝,无法进行有效语言交流,刺激停止后立即陷入沉睡。多见于脑出血、严重脑水肿等进展期病变。
4、昏迷
患者意识完全丧失,任何刺激均无法唤醒,无自主睁眼动作,丧失语言和运动反应。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浅昏迷(存在疼痛躲避反应)和深昏迷(所有反射消失),常见于脑疝、严重颅脑损伤或终末期疾病。
若发现他人出现上述症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随意搬动患者颈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需通过颅脑CT、脑电图、血液生化等检查明确病因,针对脑出血、脑梗死、代谢性脑病等不同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