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作为一种抗肿瘤和免疫抑制剂,可能引发多种副作用,主要包括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黏膜损伤及肺部炎症等。其副作用的发生与剂量、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1、胃肠道不适
甲氨蝶呤可能刺激消化道黏膜,导致恶心、呕吐、腹泻或口腔溃疡等症状。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食欲减退,长期使用可能加重胃肠道反应。症状较轻时可通过调整用药时间或分次服用缓解。
2、骨髓抑制
该药物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可增加感染和出血风险。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出现发热或异常出血时应立即就医。
3、肝功能异常
甲氨蝶呤经肝脏代谢,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增高等肝损伤表现。长期使用或大剂量治疗者需每1-3个月检查肝功能,必要时配合保肝药物治疗。
4、黏膜损伤
口腔、鼻腔等部位黏膜可能出现红斑、溃疡,严重时影响进食。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局部可应用黏膜保护剂缓解症状。
5、肺部炎症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间质性肺炎表现,多见于长期低剂量治疗者。出现持续性干咳或血氧下降时需立即停药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使用甲氨蝶呤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用药期间避免接种活疫苗,同时注意补充叶酸以减少副作用发生。若出现严重皮疹、持续性头痛或视力改变等异常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诊。治疗期间应做好避孕措施,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禁用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