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手术后走路跛脚可能与术后疼痛、肌肉萎缩以及关节僵硬等因素有关,若症状持续需警惕神经损伤或感染等并发症。
1、术后疼痛
手术创伤可能导致局部组织肿胀和疼痛,患者因疼痛保护机制会减少患肢负重,从而出现跛行步态。可通过冷敷、抬高患肢缓解肿胀,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镇痛。
2、肌肉萎缩
术后长期卧床或制动可能造成下肢肌肉废用性萎缩,导致腿部力量不足,影响正常行走功能。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如直腿抬高、踝泵运动等,配合物理治疗如电刺激疗法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3、关节僵硬
手术部位若涉及关节,术后瘢痕粘连或固定时间过长可能限制关节活动度,表现为行走时僵硬、跛脚。早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或在康复师指导下使用CPM机(持续被动运动仪器)可改善关节灵活性。
若跛行持续超过预期恢复时间,或伴随麻木、发热、伤口渗液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或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