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折后如何正确处理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折后的正确处理通常包括制动固定、冷敷处理、及时就医、药物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步骤,需根据伤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1、制动固定

发生骨折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使用夹板、绷带或硬质材料固定患肢,避免移动断端加重损伤。若为开放性骨折,需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防止感染。

2、冷敷处理

受伤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3、及时就医

尽快前往医院进行X线或CT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医生可能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手术内固定(如钢板、螺钉)恢复骨骼正常解剖位置。

4、药物治疗

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片或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若存在感染风险,可能需配合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

5、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装置后,在康复师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练习(如抗阻运动),配合热敷、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恢复,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骨折后需避免自行复位或按摩患处,以免造成血管神经损伤。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愈合情况。日常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度晒太阳,戒烟限酒以加速骨骼修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