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位于人体盆腔的中央位置,前方贴近膀胱,后方靠近直肠,下方连接阴道,两侧通过韧带与骨盆壁相连。作为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其位置会随膀胱充盈程度或妊娠状态发生一定变化。
子宫在盆腔内通常呈前倾前屈位,即子宫体向前倾斜并轻微前屈,这种位置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膀胱位于子宫前方,当膀胱充盈时,子宫可能被推向后上方;直肠位于子宫后方,排便时直肠充盈也可能对子宫位置产生轻微影响。骨盆底肌肉和韧带(如阔韧带、圆韧带)共同维持子宫的稳定性,防止子宫脱垂。在妊娠期间,子宫会逐渐增大并从盆腔上升至腹腔,产后6-8周逐渐恢复至接近孕前状态。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可能出现萎缩,位置也可能发生轻度后移。
若出现下腹坠胀、异常出血或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通过超声或触诊评估子宫位置及形态。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期增加腹压的动作(如慢性咳嗽、便秘),坚持盆底肌锻炼有助于维持子宫正常位置。定期妇科检查可帮助早期发现子宫位置异常或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