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性鼻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保湿、药物治疗、对因治疗、日常护理以及物理治疗等,需根据个体情况综合干预。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合并感染,建议及时就医规范处理。
1、局部保湿
鼻腔干燥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或复方薄荷油滴鼻剂进行冲洗或滴鼻,保持黏膜湿润。鼻腔内涂抹维生素AD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可减少结痂,预防继发感染。避免使用含血管收缩剂的滴鼻液,以免加重干燥。
2、药物治疗
维生素缺乏者可口服维生素AD胶丸、鱼肝油或复合维生素B片。若出现黏膜糜烂,可短期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氧氟沙星滴鼻液等抗菌药物。
3、对因治疗
职业性粉尘暴露者需加强防护或调整工作环境。干燥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患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停用可能诱发干燥的药物如抗组胺剂,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4、日常护理
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饮水1500-2000ml,增加猕猴桃、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的摄入。纠正挖鼻习惯,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避免接触化学气体等刺激性物质。
5、物理治疗
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可稀释分泌物,蒸汽熏鼻有助于软化痂皮。顽固性病例可尝试鼻腔电凝术改善腺体分泌功能,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患者应避免自行使用网红鼻喷剂或偏方,鼻腔冲洗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若出现鼻出血、脓性分泌物或嗅觉减退等症状,需及时进行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排除萎缩性鼻炎或鼻窦炎等并发症。规范治疗同时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多数患者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