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疗法是一种微创诊疗技术,通常在超声、CT或X线等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导管、穿刺针等器械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微创手段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介入疗法根据操作路径可分为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两类。血管介入通过股动脉等血管通道,实施支架植入、栓塞止血或溶栓治疗,常用于冠心病、脑梗死及血管畸形等疾病。非血管介入则通过自然腔道或经皮穿刺,完成肿瘤消融、引流术或椎体成形,适用于肝癌、腰椎压缩骨折等病症。该技术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部分操作仅需局部麻醉,降低了传统手术风险。例如肝癌患者可通过动脉化疗栓塞术,直接将药物注入肿瘤供血动脉,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并阻断肿瘤营养供给。
选择介入疗法需由医生综合评估病情,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术后需注意穿刺点护理,观察有无出血或感染迹象,并按医嘱定期复查影像学指标。对于恶性肿瘤等复杂病例,常需联合手术、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