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耳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外耳道炎等原因引起。部分人群可能因生理性因素导致耳道分泌物较多,但若伴有其他症状则需考虑病理性原因。
1、遗传因素
油耳具有遗传倾向,部分人群耳道皮脂腺受基因调控较为发达,分泌的耵聍呈现油脂状且黏稠度较高,这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
2、不良生活习惯
频繁使用棉签或挖耳勺掏耳朵会刺激耵聍腺分泌,导致油脂性分泌物堆积。建议减少掏耳频率,避免使用不洁工具引发感染风险。
3、外耳道炎
细菌或真菌感染会引起耳道红肿、疼痛及异常分泌物增多,此时分泌的耵聍可能呈油性并带有异味。一般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盐酸环丙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治疗。
若耳道分泌物异常增多伴随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通过耳内镜检查和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因。日常应注意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进水后未及时擦干导致微生物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