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介入手术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是什么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介入手术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疾病治疗、心律失常治疗、结构性心脏病治疗以及外周血管疾病治疗等。这些技术通过微创方式改善心脏及血管功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1、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主要手段,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通过球囊扩张解除血管狭窄,并植入药物涂层支架维持血管通畅。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或复杂病变,可结合血管内超声(IVUS)精准评估。

2、心律失常治疗

射频消融术可根治阵发性室上速、心房颤动等,利用热能破坏异常传导通路。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可通过心脏起搏器植入恢复心率,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能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

3、结构性心脏病治疗

包括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高危患者提供替代开胸手术的方案。二尖瓣钳夹术则用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

4、外周血管疾病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采用球囊成形术联合支架植入改善血供。肾动脉狭窄患者通过血管成形术恢复肾脏血流,预防继发性高血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发生。

出现胸闷、心悸等心血管症状时,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评估。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变类型、严重程度及患者整体状况,由心内科医生团队制定个体化介入策略,术后需规律服药并定期随访。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