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具有遗传因素、长期接触化学物质以及接受过放化疗等人群。这类人群的患病风险较普通人更高,需注意日常防护和定期体检。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白血病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易感性有关。例如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患者,由于遗传物质不稳定,更容易发生造血细胞恶性病变。
2、长期接触化学物质
长期暴露于苯、甲醛等有毒化学物质环境中的工作者,如石油化工、橡胶制造行业从业者,这些物质会破坏骨髓造血功能。此外,长期接触染发剂、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也可能增加DNA损伤风险。
3、接受过放化疗
既往接受过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的癌症患者,其骨髓造血干细胞可能因治疗产生继发性损伤。这类人群在治疗后5-10年内发生治疗相关白血病的概率较常人增高,需定期监测血象变化。
存在上述风险因素的人群应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若出现持续发热、贫血、皮肤瘀斑等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到血液科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普通人群也需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