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疹通常出现在躯干、四肢、手掌和脚底等部位,也可能累及生殖器或口腔黏膜。梅毒疹是二期梅毒的典型表现,具有多样性且分布广泛的特点。
1、躯干
梅毒疹常见于胸部、腹部及背部,多表现为直径约1-2厘米的玫瑰色斑疹,称为玫瑰疹。这些皮疹通常不痛不痒,可能伴随轻微脱屑,在数周内逐渐扩散并融合成片。
2、四肢
四肢近端如大腿内侧、上臂等部位常出现对称性分布的丘疹或斑丘疹,表面可能覆盖鳞屑。部分患者会出现环状或银屑病样皮损,尤其在关节屈侧皮肤褶皱处较为明显。
3、手掌和脚底
该部位的特征性表现为铜红色或红褐色斑丘疹,边界清晰且质地较硬。皮疹通常不隆起于皮肤表面,按压时会有褪色现象,愈合后可能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4、生殖器及黏膜
外生殖器、肛周等潮湿部位可能出现扁平湿疣,表现为扁平状灰白色丘疹,表面湿润。口腔黏膜、阴道等部位可发生黏膜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糜烂面,周围有充血带。
若发现皮肤或黏膜出现不明原因皮疹,尤其伴随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确诊后需严格按医嘱完成足疗程青霉素治疗,避免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