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可能引发尿路感染、尿道损伤、血尿、膀胱痉挛及导尿管堵塞等并发症,需注意规范操作和术后护理。以下是具体分析:
1、尿路感染
导尿过程中可能破坏尿道黏膜屏障,细菌易通过导尿管表面或管腔侵入尿道及膀胱,导致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发热等症状,需定期更换导尿管并保持会阴部清洁。
2、尿道损伤
若导尿管插入时操作不当或选用型号过粗,可能擦伤尿道黏膜,严重时可形成假道或穿孔。操作前需充分润滑导尿管,选择合适型号,轻柔旋转插入可降低风险。
3、血尿
导尿管摩擦尿道黏膜或膀胱壁时,可能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通常为一过性出血,若持续加重需警惕尿道损伤或凝血功能障碍。
4、膀胱痉挛
导尿管气囊压迫膀胱三角区或尿管刺激膀胱肌层,易引发阵发性痉挛性疼痛。可通过调整导尿管位置或遵医嘱使用解痉药物缓解。
5、导尿管堵塞
尿液沉淀物、血块或结晶可能附着管腔,导致引流不畅甚至完全阻塞。需保持足够饮水量,定期冲洗导尿管,发现尿量骤减需及时处理。
导尿后需密切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和尿量变化,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尿液混浊应及时就医。长期留置导尿管者需定期更换,日常护理时注意手部消毒,避免逆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