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热、淋巴结肿痛、咳嗽咳血、皮肤黏膜出血以及休克等症状。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1、高热
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后,患者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常伴有寒战、头痛及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发热通常持续不退,且对抗生素治疗反应较快。
2、淋巴结肿痛
腺鼠疫的特征性表现为单侧腹股沟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直径可达2-10cm,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淋巴结质地坚硬并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时可能出现化脓破溃,形成溃疡。
3、咳嗽咳血
肺鼠疫患者会出现剧烈胸痛、呼吸急促、持续性咳嗽等症状,初期为泡沫状痰液,后期可转为鲜红色血痰。这种类型可通过飞沫传播,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4、皮肤黏膜出血
败血症型鼠疫可引起广泛血管内凝血,表现为皮下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甚至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特征性的黑色瘀斑,多见于腋下和腹股沟区域。
5、休克
重症患者由于细菌毒素释放和炎症因子风暴,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出现血压骤降、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循环衰竭表现,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
若近期接触过疫区啮齿类动物或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前往传染病专科医院隔离治疗。早期使用链霉素、多西环素等抗生素可显著降低死亡率,所有疑似病例需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和严格消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