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隐球菌性脑膜炎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性疾病,属于真菌性脑膜炎的一种类型。其发生与免疫系统受损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密切相关,常见于艾滋病、器官移植等患者。

1、病因及感染途径

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土壤、鸽粪等环境中,人体通过吸入空气中的孢子而感染。病原体经呼吸道进入肺部后,可经血液循环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脑膜及脑实质。免疫功能低下是诱发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2、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亚急性或慢性进展的头痛、发热、恶心呕吐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视力异常或脑神经麻痹等并发症。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起病相对隐匿。

3、诊断方法

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的关键,可见压力增高、淋巴细胞增多及蛋白含量升高。墨汁染色可直接观察到带有荚膜的圆形酵母样真菌,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抗原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头颅MRI可显示脑膜强化或脑实质内肉芽肿病灶。

4、治疗方案

首选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进行诱导治疗,后续改用氟康唑长期维持。治疗周期通常需要6-12个月,艾滋病患者需终身维持治疗。对于颅内压增高者需进行反复腰穿减压或脑室腹腔分流术。

5、预后及预防

未经治疗者死亡率接近100%,规范抗真菌治疗后生存率可提升至60-80%。预防重点在于避免接触鸽粪等污染源,HIV感染者应规律进行抗病毒治疗。高危人群出现持续头痛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排查。

该病属于重大感染性疾病,确诊后需在感染科或神经内科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真菌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