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因子主要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前列腺素、白三烯以及补体系统等类型,具体类型需根据炎症反应的阶段和机制综合判断。
1、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介导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它们由免疫细胞分泌,能够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其他炎症介质的释放,并引发发热、疼痛等全身反应。
2、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主要负责引导白细胞迁移至炎症部位。它们通过浓度梯度吸引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从而增强局部抗感染能力。
3、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由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生,包括前列腺素E2等类型。这类物质可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局部红肿,同时作用于神经末梢引发痛觉敏感。
4、白三烯
白三烯同样来源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能够促进支气管收缩和黏液分泌。在过敏性或哮喘性炎症中,白三烯可加剧气道高反应性及组织水肿。
5、补体系统
补体蛋白如C3a和C5a通过溶菌、调理作用直接清除病原体。它们还能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进一步放大炎症信号,促进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若存在持续炎症或相关疾病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清炎症因子检测,结合临床表现评估病情。避免自行使用抗炎药物,以免干扰机体正常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