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小板偏低是什么原因?

杨凌志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血小板偏低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可能伴随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

1、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由于造血干细胞损伤,血小板生成减少。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感染及出血倾向。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环孢素软胶囊、司坦唑醇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促进造血功能恢复。

2、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异常白细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血细胞生成,导致血小板减少。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贫血及淋巴结肿大。治疗需根据类型选择方案,如甲氨蝶呤片、环磷酰胺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化疗药物,必要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该病由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血小板所致,血小板破坏加速。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紫癜、鼻出血等表现。临床常用醋酸泼尼松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调节免疫,减少血小板破坏。

出现血小板偏低时,建议尽快完善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治疗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减少出血风险。若因药物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如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切勿自行使用偏方或保健品,以免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