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液检查是什么?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血液检查是通过采集血液样本并分析其成分来评估健康状况的一种医学检测方法。它能够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监测治疗效果以及了解身体机能状态。常见的血液检查类型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1、血常规

主要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及形态,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例如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细菌感染,而血小板减少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相关。

2、生化检查

通过检测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指标,评估器官功能及代谢状态。谷丙转氨酶升高可能反映肝细胞损伤,肌酐数值异常则提示肾功能异常,这类检查对糖尿病、肝炎等慢性病管理尤为重要。

3、免疫学检查

包括抗体检测、补体测定等项目,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例如抗核抗体阳性可能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C反应蛋白升高常与炎症反应相关。

4、凝血功能检查

通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评估止血功能是否正常。这项检查对术前评估、抗凝药物使用监测以及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5、肿瘤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特定蛋白质如AFP、CEA、PSA等,辅助肿瘤筛查和疗效监测。需注意肿瘤标志物存在假阳性可能,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进行血液检查前应遵医嘱做好空腹等准备,采血后需按压针眼3-5分钟防止淤血。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综合解读,异常指标可能需进一步检查确认。定期体检时进行血液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健康隐患。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