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发展的终末阶段,由于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症状和并发症。这种疾病通常由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病等基础疾病进展而来。
尿毒症的发生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有关,体内尿素、肌酐等毒素蓄积,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水肿、皮肤瘙痒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心血管损害、贫血或神经系统异常。治疗方面主要依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替代肾脏功能,必要时需进行肾移植手术。药物治疗包括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钙磷调节剂改善矿物质代谢,以及降压药控制血压。
日常需严格管理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应监测血糖,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饮食上需限制蛋白质、盐分及高磷食物摄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若出现尿量减少、体重骤增或意识模糊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病情进展,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