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穿刺检查是什么?

谢军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穿刺检查是一种通过穿刺针获取人体组织或体液样本的医学检查手段,主要用于疾病诊断或治疗。常见类型包括骨髓穿刺、腰椎穿刺、胸腔穿刺等,具体操作过程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1、定义和目的

穿刺检查是指使用特制穿刺针进入体腔或组织,抽取样本进行病理学、微生物学或生化分析。其核心目的是明确疾病性质,例如鉴别肿瘤良恶性、检测感染病原体或评估器官功能。对于胸腔积液、腹腔肿块等病变,穿刺既能诊断也可引流治疗。

2、常见类型

骨髓穿刺通过髂骨或胸骨取样,用于血液病诊断;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辅助判断脑膜炎或神经系统疾病;胸腔穿刺可抽出胸水进行化验,同时缓解呼吸困难。此外,肝穿刺活检能评估肝炎程度,羊膜穿刺用于产前遗传学筛查。

3、过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前需局部消毒麻醉,超声或CT引导可提高准确性。穿刺针进入目标区域后抽取样本,术后加压包扎防止出血。患者需保持体位稳定,避免突然移动。凝血功能障碍者需提前纠正,术后观察有无疼痛加剧或发热等异常反应。

进行穿刺检查后应按医嘱保持穿刺部位清洁,24小时内避免沾水。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化验综合判断,患者应遵循专科医生指导进行后续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