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是一种以情绪剧烈波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范畴。该疾病主要表现为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反复交替出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显著影响。
双相障碍可分为I型和II型两种主要类型。I型以至少一次躁狂发作为特征,患者会出现持续高涨或易激惹的情绪、过度自信、睡眠需求减少、思维奔逸等症状;II型则以轻躁狂发作和重性抑郁交替为特点。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患者一级亲属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神经生物学研究发现,患者存在前额叶皮层、杏仁核等脑区功能异常,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系统失衡。社会心理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长期压力等可能诱发易感个体发病。诊断需精神科医生通过临床访谈、症状评估量表和精神检查综合判断,需与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鉴别。
当出现情绪剧烈波动、睡眠模式改变、精力异常充沛或持续低落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就诊。规范治疗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心境稳定剂,配合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干预。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酒精和咖啡因刺激,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家属需给予充分理解支持,共同参与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