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的诊断通常通过血脂检测、病史评估、症状观察等方法进行。血液检查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手段,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结合个人情况综合判断。
1.血脂检测
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脂四项检查,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若总胆固醇超过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3.4mmol/L或甘油三酯大于1.7mmol/L,可能提示血脂异常。需注意检测前需禁食8-12小时,避免结果误差。
2.病史评估
医生会询问家族史、饮食习惯(如高脂饮食)、生活习惯(如缺乏运动)及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长期吸烟、饮酒或服用激素类药物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3.症状观察
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眼睑黄色瘤、肢体麻木或头晕等表现。部分患者因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胸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需进一步排查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血脂筛查,超重或高危人群应缩短检查间隔。确诊后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并结合适度运动。若血脂水平持续升高,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等药物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