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超标会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过敏反应、免疫系统损伤、致癌风险以及神经系统影响等危害。其浓度不同,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也存在差异。
1、刺激作用
甲醛具有刺激性,浓度超标时可直接刺激眼结膜、鼻黏膜等部位。接触者会出现眼睛充血、流泪、鼻塞、咽喉疼痛等症状,长期暴露可能引发慢性鼻炎或结膜炎。
2、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接触甲醛后会产生变态反应,常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过敏性皮肤病症状。对于哮喘患者,可能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喘息、胸闷等哮喘急性发作。
3、免疫系统损伤
甲醛被WHO列为1类致癌物,长期接触会降低淋巴细胞活性,破坏人体免疫监视功能。这使得机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且可能干扰造血系统功能。
4、致癌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证实,甲醛暴露与白血病、鼻咽癌发病存在相关性。其致癌机制主要与甲醛代谢产物导致DNA-蛋白质交联,引发基因突变有关。
5、神经系统影响
高浓度甲醛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神经元细胞代谢异常。暴露者可能出现头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神经衰弱综合征。
日常需定期检测室内甲醛浓度,新装修房屋应通风3-6个月后再入住。可采用活性炭吸附、光触媒分解等方式降低甲醛含量,若出现持续性咳嗽、皮肤溃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毒物检测。孕妇、儿童等敏感人群需特别注意避免接触甲醛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