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鼻甲肥大是指位于鼻腔外侧壁的下鼻甲组织出现异常增厚或肿胀的现象。该情况通常由炎症刺激、过敏反应或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可能引发鼻塞、流涕等不适症状。
1、结构位置
下鼻甲是鼻腔外侧壁的三对骨性结构之一,表面覆盖富含血管的黏膜组织。其生理功能包括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湿度,以及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当受到持续性刺激时,黏膜下血管丛会出现代偿性扩张和腺体增生。
2、常见原因
慢性鼻炎患者因长期炎症介质刺激,易导致黏膜肥厚。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尘螨、花粉等致敏原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血管扩张。先天鼻中隔偏曲者因鼻腔气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引发下鼻甲代偿性肥大。妊娠期妇女由于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出现暂时性鼻甲肿胀。
3、症状表现
持续性鼻塞多为交替性或双侧性,平卧时加重。鼻腔分泌物增多可呈黏液性或脓性,部分患者伴有嗅觉减退。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引发咽部干燥、睡眠打鼾等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出现腺样体面容。
若出现持续鼻塞伴头痛、嗅觉丧失等情况,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过敏性体质者需定期清洗床上用品,遵医嘱规范使用鼻用激素喷雾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