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一过性脑缺血?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一过性脑缺血是指脑部血液供应短暂性不足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通常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其症状可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但可能预示脑卒中风险。

1、微血栓形成

心脏或颈动脉的微小血栓脱落可能阻塞脑部小血管,引发一过性缺血。这种情况常表现为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2、动脉狭窄

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引发缺血。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黑矇、言语不清等症状,尤其在血压波动时易发作。

3、血液高凝状态

某些血液疾病或脱水导致的血液黏稠度增高,可能诱发短暂性脑供血不足。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卧床或术后患者,需进行凝血功能检测。

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突发性单侧肢体活动障碍、构音困难、视野缺损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部分患者伴随眩晕、平衡失调等前庭症状,但无意识丧失。症状具有可逆性,影像学检查多无梗死灶。

诊断需结合DWI-MRI、颈动脉超声等检查,同时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治疗需针对病因,如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严重颈动脉狭窄者考虑血管介入治疗。

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症状应及时就诊神经科,即使症状已缓解仍需完善评估。建议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进行二级预防,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