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及具体原因选择,一般包括饮食调整、补充糖分、药物治疗、日常监测、及时就医等。若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加重。
1、饮食调整
日常需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长时间空腹。建议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如燕麦、糙米等,搭配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延缓血糖波动。若即将进行体力活动,可提前少量加餐,例如一片全麦面包或一小把坚果。
2、补充糖分
突发心悸、出汗等轻度症状时,立即补充15-20克快速吸收的糖分。可选择饮用150ml果汁(如苹果汁)、含糖饮料,或食用葡萄糖片、糖果。进食后15分钟复测血糖,若未恢复至3.9mmol/L以上需重复补充。
3、药物治疗
严重低血糖(血糖≤3.0mmol/L伴意识障碍)需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或肌肉注射胰高血糖素1mg。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低血糖反复发作。
4、日常监测
糖尿病患者应规律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尤其在外出、运动前后。建议随身携带血糖仪、急救卡和糖类食品。存在无症状低血糖风险者,可启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预警。
5、及时就医
若反复发作不明原因低血糖,需排查胰岛素瘤、肾上腺功能减退、肝肾功能异常等器质性疾病。对于酒精性低血糖、药物性低血糖等特殊情况,需在急诊科进行系统评估和病因治疗。
低血糖患者应避免空腹饮酒,谨慎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的药物。建议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诱因和处理效果,定期内分泌科随诊调整治疗方案。外出运动时建议结伴而行,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备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