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肘髎穴能缓解哪些症状?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肘髎穴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穴位,一般可辅助缓解肘臂疼痛、麻木、活动受限以及肘部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该穴位主要作用于局部经络气血调节,临床应用需结合具体病情。

1、肘臂疼痛

肘髎穴位于肘关节外侧,中医认为刺激该穴位可疏通手阳明大肠经的气血阻滞。对于因长期劳损引起的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急性扭伤或慢性关节炎导致的肘部放射性疼痛,通过针灸或指压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肌肉痉挛。

2、肘臂麻木

当颈椎病压迫神经根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时,常引发上肢麻木感。针灸肘髎穴能改善神经根水肿状态,配合曲池、手三里等穴位可增强舒筋活络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需排除脑血管疾病等中枢性病因。

3、活动受限

肘关节退行性病变或术后粘连患者常出现屈伸障碍。艾灸肘髎穴能温通经络,配合小海、天井等穴位进行康复治疗,可松解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临床常作为物理治疗的辅助手段。

4、肘部肿胀

针对外伤或风湿性关节炎引发的关节腔积液,刺络拔罐肘髎穴有助于促进局部代谢,加速炎性物质吸收。常与尺泽、曲泽配合使用,但急性外伤24小时内不宜直接刺激患处。

5、屈伸不利

对于中风后遗症或臂丛神经损伤导致的上肢功能障碍,电针刺激肘髎穴可通过神经反射调节屈肌群与伸肌群的协调性,通常需配合肩髃、合谷等穴位形成治疗组方。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先至骨科或康复科明确诊断,穴位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治疗期间应注意局部保暖,避免提拉重物,急性损伤患者应及时冰敷制动。自行按摩时可使用拇指指腹适度按揉,每次3-5分钟,出现刺痛感应立即停止。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