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属于微寒性中药。其味苦、酸,归肝、脾经,具有平抑肝阳、养血调经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药物的寒热性质与其功效和适用证型密切相关,需根据体质和病情合理选用。
白芍的微寒性使其能够清解肝经郁热,常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其酸味可收敛固涩,对于阴虚盗汗、月经量多等津液不固的证候具有调节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所含的芍药苷成分具有镇静、抗炎及调节免疫的功能,这也与其中医清热养血的特性相契合。
使用白芍时需注意,脾胃虚寒者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加重腹痛、腹泻等症状。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搭配温热性药物,如当归、桂枝等,以平衡药性。若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或存在出血倾向,应提前告知医师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