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真菌药以及抗寄生虫药等类型,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遵医嘱选择。常见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奥司他韦、氟康唑、阿苯达唑等,具体使用需结合病情及病原学检查结果。
1、抗生素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或干扰蛋白质合成等方式发挥作用。例如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头孢克肟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效果较好;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常用于泌尿系统感染。需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耐药性产生。
2、抗病毒药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或阻断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来发挥作用。奥司他韦可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阿昔洛韦对疱疹病毒有效;利巴韦林适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需在感染早期使用效果更佳,且需严格遵循疗程。
3、抗真菌药
氟康唑常用于念珠菌感染,如口腔或阴道念珠菌病;伊曲康唑对曲霉菌感染有效;特比萘芬适用于皮肤癣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需静脉给药,治疗周期较长,需监测肝功能等指标。
4、抗寄生虫药
阿苯达唑用于蛔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甲硝唑对阿米巴原虫和阴道滴虫有效;氯喹曾用于疟疾治疗,但部分疟原虫已对其耐药。使用时应根据寄生虫种类选择药物,并注意驱虫后的复查。
抗感染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疗程。治疗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用药前需评估风险,选择安全性较高的药物。若用药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