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判断自己得了痔疮?

李俊 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判断是否患有痔疮通常可以结合自身症状进行初步评估,但最终需由医生通过专业检查确诊。常见症状包括便血、肛门肿物、疼痛等,若出现相关表现应及时就医。

1、便血

痔疮患者排便时可能出现鲜红色血液,通常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落,出血量较少且无痛感。若长期反复出血,可能伴随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等。

2、肛门肿物

内痔脱出时可在肛门口触及柔软团块,初期排便后自行回缩,严重时需用手推回。外痔则表现为肛周皮下隆起,可能伴有局部异物感或胀痛。

3、疼痛

血栓性外痔或内痔嵌顿时可能出现剧烈疼痛,尤其在排便、久坐或触碰时加重。单纯内痔通常无疼痛,若合并感染或溃烂则可能产生持续性灼痛。

4、肛门瘙痒

痔核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可能引发瘙痒,伴随肛周潮湿感。反复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或湿疹样改变。

5、分泌物增多

痔核黏膜破损或炎症反应可能产生黏液分泌,导致内裤污染或肛门潮湿,需与肛瘘、直肠脱垂等疾病鉴别。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肛肠科,通过肛门视诊、指检或肛门镜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久蹲,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区域。需注意便血也可能与直肠息肉、肿瘤等疾病相关,因此不能仅凭症状自行判断,及时医学检查至关重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