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主要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五层结构。不同层次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共同维持皮肤的屏障功能。
1、基底层
位于表皮最深处,主要由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组成。基底细胞具有持续分裂增殖的能力,新生细胞逐渐向表层推移并分化。黑色素细胞负责合成黑色素颗粒,帮助抵御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2、棘层
由4-10层多角形细胞构成,细胞表面有细小的棘状突起并通过桥粒相互连接。此层细胞具有较强的代谢活性,参与表皮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免疫反应。
3、颗粒层
由2-3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质内含有透明角质颗粒。这些颗粒会释放脂质和酶类物质,参与表皮屏障的形成,同时可折射紫外线,减少光线穿透。
4、透明层
仅存在于手掌、足底等角质层较厚的区域,由2-3层无核的扁平细胞紧密排列而成。细胞质内充满角母蛋白,形成半透明的保护层,增强皮肤抗摩擦能力。
5、角质层
由5-20层完全角化的无核死亡细胞构成,细胞间填充脂质基质。作为皮肤最外层的物理屏障,可防止水分蒸发、阻挡病原体入侵,并对外界机械刺激起到缓冲作用。
日常需注意避免过度清洁或去角质,以免破坏表皮结构完整性。建议根据皮肤状态选择温和的保湿产品,若出现皮肤脱屑、红斑或屏障受损等情况,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