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变黑可能是由生理性原因或病理性因素导致,例如外伤、甲母痣、甲癣、黑色素瘤等。若排除外伤因素后仍存在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伤
指甲受到挤压或碰撞可能导致甲下出血,血液在甲板下积聚形成淤血,初期呈紫红色,随着时间推移可能逐渐变黑。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随着指甲生长可自行恢复,但需注意避免再次受伤。
2、甲母痣
甲母质中的痣细胞聚集可能形成纵向黑线,表现为指甲局部出现黑色条纹。多数属于良性病变,但需定期观察其宽度、颜色是否变化。若黑线突然增宽或颜色加深,需警惕恶变可能。
3、甲癣
真菌感染引起的甲板病变可能导致指甲颜色改变,出现黑色、褐色或黄色斑点。常伴随指甲增厚、分层、变形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治疗。
4、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累及甲床时,可能出现甲板黑色斑块,通常边界模糊且颜色不均匀。病变可能伴随甲周皮肤色素沉着或溃疡,需通过皮肤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确诊后需尽快手术切除。
日常需注意指甲保护,避免外伤和接触刺激性物质。若指甲发黑范围扩大、伴有疼痛或甲周皮肤异常,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皮肤镜、病理活检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