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门穴作为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一般具有调理脾胃、消食化积、和胃降逆、缓解腹胀以及改善食欲等功效和作用。通过特定手法刺激该穴位,可辅助改善多种消化系统症状。
1、调理脾胃
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处,中医认为其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通过推拿手法刺激该穴位,能够促进脾胃气血运行,增强脾胃运化能力,适合脾胃虚弱引起的面黄肌瘦、消化不良等症状。
2、消食化积
该穴位刺激可调节胃肠蠕动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对于小儿乳食积滞、脘腹胀满等症,揉按板门穴能帮助分解积聚的食物,缓解积食引起的口气酸臭、大便异常等问题。
3、和胃降逆
通过特定推拿手法作用于板门穴,可平复胃气上逆。临床上常用于缓解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胃肠气机失调症状,对于婴幼儿吐奶现象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4、缓解腹胀
刺激板门穴能促进腹部气机畅通,加速肠道气体排出。对于饮食不当或受寒引起的腹部胀满、肠鸣腹痛,配合其他穴位推拿可有效缓解不适。
5、改善食欲
通过增强脾胃功能,板门穴推拿可调节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肠消化环境。针对食欲减退、厌食挑食的患儿,持续进行穴位刺激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进食需求。
进行板门穴推拿时需注意手法轻柔,以拇指螺纹面进行揉按,每次操作3-5分钟为宜。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皮肤。若患儿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发热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脾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