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膏药过敏一般可通过停止使用、清洁皮肤、药物治疗等方法处理,具体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式。若出现明显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建议及时采取以下措施缓解症状。
1、停止使用膏药
发现过敏后需立即撕掉膏药,避免继续接触致敏物质。部分人群可能对膏药中的成分如胶布、药物等过敏,此时应避免再次使用同类型产品,防止症状加重。
2、清洁皮肤
用清水或温和肥皂水清洗贴膏药部位,去除残留的药膏和胶质。清洗后可轻柔擦干,避免用力揉搓刺激皮肤。若局部出现轻微红肿,可用冷毛巾湿敷缓解瘙痒和灼热感。
3、药物治疗
若皮肤出现丘疹、红斑伴瘙痒,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或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若局部有渗出、水疱等症状,可短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处理期间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引起继发感染。若出现大面积水疱、皮肤破溃渗液或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到皮肤科或急诊科就诊。过敏体质者使用新膏药前建议先在前臂内侧小面积试用,观察24小时无异常后再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