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治疗通常无法达到完全痊愈,但能有效控制症状并降低复发频率。患者需长期坚持规范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以减少疾病对关节和脏器的损害。
中医治疗痛风常采用中药、针灸、外治法等方式改善湿热瘀阻等证型。中药方剂如四妙丸、当归拈痛汤等可辅助调节尿酸代谢,缓解关节红肿热痛;针灸或刺络放血有助于促进局部气血循环,减轻急性期炎症反应。但上述方法主要针对症状缓解,无法彻底纠正尿酸代谢异常这一根本病因。
由于痛风与遗传、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属于需终身管理的疾病。即使症状消失,血尿酸水平仍需持续监测,避免尿酸盐结晶再次沉积。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更具优势,急性期可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快速止痛,缓解期通过中药调理脾肾功能,配合低嘌呤饮食控制,能显著延长发作间隔。
建议痛风患者定期监测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急性发作时尽早就医。日常需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擅自服用宣称能“根治痛风”的偏方,所有中药均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防止药物性肝肾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