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异常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病理状态,属于妊娠期严重并发症。正常情况下胎盘附着于子宫内膜表面,但胎盘植入时绒毛会不同程度地嵌入子宫肌层,甚至穿透子宫壁,可能导致分娩时大出血或子宫损伤。
胎盘植入主要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有关,常见于既往有剖宫产史、多次宫腔操作(如人工流产)或子宫畸形的孕妇。根据侵入深度可分为三种类型:胎盘粘连(绒毛仅接触肌层)、胎盘植入(绒毛深入肌层)以及穿透性胎盘植入(绒毛穿透子宫浆膜层)。孕妇可能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宫高异常增大等症状,超声检查可见胎盘后间隙消失、子宫肌层变薄等特征,MRI能更精确评估植入范围。未经及时处理的分娩过程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严重时需切除子宫。
建议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孕早期进行系统超声筛查,孕中晚期通过多普勒超声监测胎盘血流情况。确诊胎盘植入的孕妇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分娩,由产科、介入放射科及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方案,可能采用择期剖宫产联合子宫修补术或介入栓塞止血。孕期需严格监测血红蛋白和凝血功能,避免剧烈活动诱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