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黄疸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和黏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等,还可能伴随瘙痒、乏力、腹痛等表现。具体症状的轻重与黄疸的病因及病情进展有关,需结合其他体征综合判断。
1、皮肤和黏膜发黄
黄疸最典型的症状是皮肤、巩膜及黏膜出现黄染,通常从眼白开始逐渐扩散至全身。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会导致组织内胆红素沉积,日光下观察更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皮肤干燥或轻度脱屑。
2、尿液颜色加深
胆红素经肾脏排泄时会使尿液呈现深黄色或茶色,尤其在肝细胞性黄疸或梗阻性黄疸中更为显著。尿液颜色变化常早于皮肤黄染出现,且颜色深浅与胆红素浓度相关。
3、大便颜色变浅
胆汁排泄受阻时,肠道缺乏胆红素转化产物,导致大便呈陶土色或灰白色。这种情况常见于胆道结石、肿瘤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可能伴有脂肪泻。
其他伴随症状包括皮肤瘙痒(胆汁酸盐沉积刺激神经末梢)、食欲减退(肝功能受损)、右上腹疼痛(胆囊疾病或肝炎)以及发热(胆管炎或感染)等。溶血性黄疸可能伴随贫血、酱油色尿等特殊表现。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肝功能、腹部超声、胆红素分型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观察症状变化,避免饮酒及高脂饮食,胆道梗阻患者需严格禁食油腻食物。黄疸多为疾病信号,需尽早明确病因并对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