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非化脓性皮肤炎症,属于细菌性皮肤病范畴。其病变主要累及皮肤浅层淋巴管网,常伴随全身性炎症反应。
丹毒的发生多与皮肤屏障受损有关,如足癣、皮肤皲裂或微小创伤等,为致病菌入侵提供通道。典型临床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皮温升高伴明显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水疱或血疱。下肢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其次为面部。系统性症状包括寒战、高热、乏力等,严重者可能并发脓毒症或局部组织坏死。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下肢静脉曲张及慢性淋巴水肿患者属于高危人群。
治疗以抗生素为主,青霉素类药物为首选,对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或多西环素。局部可配合硫酸镁湿敷缓解肿胀,抬高患肢促进淋巴回流。若存在足癣等诱因需同步治疗。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完整性,避免搔抓损伤,控制基础疾病如血糖管理。出现快速扩散的红斑、持续高热或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抗感染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