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溶解征即横纹肌溶解症,一般可通过补液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碱化尿液、血液净化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情况制定。
1、补液治疗
快速大量补液是治疗的关键,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扩充血容量,促进肌红蛋白从肾脏排出,同时预防急性肾损伤。每日补液量可达6-10升,需密切监测尿量及心肺功能。
2、纠正电解质紊乱
重点纠正高钾血症,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稳定心肌细胞膜,使用胰岛素联合葡萄糖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严重低钙血症患者需谨慎补钙,避免加重软组织钙化。
3、碱化尿液
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使尿液PH值维持在6.5-7.0,可减少肌红蛋白在肾小管的沉积。需注意监测血PH值,避免过度碱中毒。
4、血液净化
对于出现少尿型急性肾衰竭、严重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需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或血液透析,有效清除肌红蛋白及代谢废物。
5、手术治疗
当出现筋膜间室综合征时,需紧急行筋膜切开减压术,解除肌肉组织受压状态,避免神经血管永久性损伤。术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和创面护理。
患者出现肌痛、酱油色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肌肉损伤。所有药物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肌酸激酶、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根据检查结果动态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