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截瘫是一种以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肉痉挛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由遗传、脑部损伤或脊髓病变等因素引起,可伴随步态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
1、病因
痉挛性截瘫的常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脑部损伤及脊髓病变。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多由基因突变导致脊髓皮质束退行性改变;获得性病因常见于脑卒中、脑外伤或脊髓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能因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引发肌肉过度活跃。
2、症状
典型症状表现为下肢肌肉持续性僵硬、腱反射亢进及剪刀步态。患者行走时因髋内收肌群痉挛呈双膝紧贴状,足部呈尖足姿势,常伴有尿急、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肢轻度肌张力增高,但远不如下肢显著。
3、治疗方法
治疗需根据病因制定方案,常用巴氯芬片、替扎尼定片等药物降低肌张力。物理治疗包括牵拉训练、步态矫正和功能性电刺激。对于严重痉挛患者,可考虑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或鞘内巴氯芬泵植入术。神经修复治疗如干细胞移植尚处于研究阶段。
患者应避免过度疲劳、寒冷刺激等诱发痉挛加重的因素,坚持康复训练维持关节活动度。建议定期神经内科随访评估病情进展,出现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