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病因主要与过敏反应、感染因素、物理刺激、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因素有关。患者常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需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过敏反应
食物、药物或花粉等过敏原可能诱发机体产生IgE抗体,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这类患者皮肤可出现红斑、风团及剧烈瘙痒,一般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治疗。
2、感染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激活补体系统,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炎症因子。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等感染症状伴随荨麻疹皮损,需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利巴韦林颗粒等抗感染药物进行对因治疗。
3、物理刺激
冷热变化、日光照射或皮肤受压等物理因素可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此类患者接触特定物理刺激数分钟后会出现划痕状风团,建议通过冷敷缓解症状,必要时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物。
4、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炎等疾病可能产生自身抗体,攻击皮肤组织导致荨麻疹。这类患者常伴有关节疼痛、乏力等全身症状,需采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5、其他因素
内分泌紊乱、精神紧张或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导致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及遗传学筛查。
建议患者记录发病时的环境、饮食及接触物,有助于识别诱发因素。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进行急救处理。慢性荨麻疹患者应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