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作为传统中药材,一般具有清热凉血、退热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以及凉血止血等功效和作用。其药用价值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具有明确记载,临床应用时需辨证施治。
1、清热凉血
地骨皮性寒味甘,归肺、肝、肾经,能清解血分热邪。对于血热妄行引起的皮肤斑疹、潮热等症状,可通过其寒凉特性调节体内热盛状态。现代研究显示其含有的生物碱类物质可能参与调节体温中枢。
2、退热除蒸
该药材擅长清退虚热,适用于阴虚内热导致的骨蒸潮热、夜间盗汗等症。其活性成分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因结核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引发的长期低热状态。
3、清肺降火
对于肺热壅盛引起的咳嗽痰黄、气喘等呼吸道症状,地骨皮能直接作用于肺经。其含有的甜菜碱等成分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可缓解气道痉挛。
4、生津止渴
通过清除胃经虚火,可改善消渴症患者的口干舌燥症状。其降血糖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可能与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5、凉血止血
针对血热引起的鼻衄、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能收敛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其所含的酚酸类物质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止血效果。
使用地骨皮前需经中医师辨证,脾胃虚寒者慎用。常规入药多采用煎汤或入丸散形式,建议避免自行配伍使用,特别是与温补类药物同用时需谨慎。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诊。